本网讯(数字经贸通讯员林小羽)大学校园在新春的氛围中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诈骗的阴霾却并未消散。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大学生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范各类诈骗风险,确保校园生活的安全与有序。
常见的诈骗手段依旧隐蔽而多样,让不少同学防不胜防。有不法分子冒充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或办理校园卡升级等为由,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等方式联系学生,要求学生提供个人信息或缴纳费用。由于此类诈骗信息常带有学校相关的官方标识或口吻,部分学生容易放松警惕,从而上当受骗。
“培训贷款诈骗” 也在校园周边悄然兴起。骗子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为诱饵,向学生宣传所谓的热门职业课程,承诺培训后可推荐高薪工作。在诱导学生签订贷款协议时,他们往往会隐瞒贷款的高额利息和复杂条款,学生一旦签署,便陷入了沉重的债务困境,不仅未获得有效培训,还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有效防范诈骗,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核实身份,对于自称学校或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的来电、来访,要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联系电话、办公地点等渠道进行身份确认,切勿轻信对方提供的信息;二是谨慎签约,不随意签订任何不明协议,尤其是涉及金融贷款的文件,务必仔细阅读条款,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三是加强信息保护,不随意在网络或其他场合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学校将持续加强防诈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设置宣传栏、举办防诈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防诈知识,提高同学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在二月的校园里,以智慧和警惕之心,抵御诈骗的侵袭,为校园安全和个人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