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校友 | 苏苗守:筑展为桥,向光而行
发布日期:2025-07-26 浏览次数:10 作者: 编辑:数字经贸学院 字体:[ ]


 

 

 


引言

编者按: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图书馆的尖顶,当实训室的灯光在深夜连成星轨,一代代温职院学子在这里与光同行—— 他们曾是追逐知识之光的少年,如今已成为照亮行业的星火。这,便是我们推出《追光校友》系列报道的初心。所有报道采用第一人称方式,讲述主人公与职业相关的人生故事。

“追光” 二字,藏着双重的温度。于他们而言,是当年在校园蹙眉求解的执着,是毕业时背着行囊奔赴远方的勇气,是在各自领域里突破壁垒、向更高处攀登的坚守。以理想为灯,以奋斗为焰,活成了自己曾经仰望的模样。于我们而言,“追光” 是回望,更是汲取。所谓优秀,不过是把每份微光坚持成了火炬;所谓远方,不过是让当初的选择在岁月里开花结果。

当你翻开这些篇章,或许会看见自己未来的影子—— 那些尚未被定义的梦想,那些正在积蓄的力量,都将在某一天,成为照亮他人的光。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每个追光者,终会成为光。

 


PART.1


校友名片

 

    业:温州德纳云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会展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毕业学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业:市场营销

从业时间:21年

人生格言:“术业有专攻,攻则必有成”。

 

 

 

筑展为桥,向光而行

我与会展行业的二十一年

市场营销

苏苗守

 

我叫苏苗守,曾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现任德纳云会展公司总经理。很多人觉得会展不过是搭台办展,实则不然,会展并非简单的“搭台办展”,而是贯通产业、市场与国际资源的系统工程,真正的会展人要懂产业脉络、通市场需求、连国际资源。每一场展会策划、每一次平台搭建、每一个国际项目背后,是产业升级的迫切、市场变化的压力,更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量。

PART.2

高中时期

我出身平凡家庭,高中就读于灵溪第一高级中学,学的是理科。那时候的我,对专业选择、未来就业没什么概念,更谈不上规划,选科、读专业都像摸着石头过河。高考结束后,面对高中班主任特意为我安排好的复读名额,我基于家庭状况而选择了放弃直接去上学。一直以来,我心里都有个清晰的想法:早工作、早就业、早获取经济回报。于是,我笃定地选择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这个专业离企业最近、离市场最近,能最直接地为企业创造效益,个人经济回报也最快。

PART.3

温职时期

怀揣着明确的目标,我踏入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我在第一年就全力以赴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了班级第二名、获得二等奖学金的成绩。当学习能力得到验证后,我不再把重心只放在书本上,而是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为未来就业积累实践经验。

学校的模拟展销会成了我与会展行业结缘的契机。当时,我和几个跨专业、跨班级的校友成立了“开根号营销策划公司”,并且以我们自己的公司名义承接了模拟展销会,这段经历让我对展览有了真切的体验,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温职的课程学习并非纸上谈兵,它们为我日后的职业生涯埋下了深刻的伏笔,市场营销、商品学、市场营销原理等课程给了我很多启发。专业的许多老师也帮助了我很多,周老师的市场营销课让我明白调研和铺垫的重要性,缪老师的商品学课让我关注到顶级代表对活动层次的影响,班主任吴老师则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由成长与自我管理的相互促进等等。这些知识,都为我后来的职业发展埋下了伏笔。

 


大学期间,一场运动会5000米长跑的经历至今令我难忘。作为班长,为带动同学参与,毫无长跑经验的我毅然报名。第一年,我几乎是最后一名,但在全场加油声中,我咬着牙定下“每圈超越一人”的目标并最终实现,获得倒数第六名。第二年,我设定了清晰目标:进入前六名并且要有奖金和证书。凭借顽强意志,我最终达成目标,甚至拼到需要输液,奖金刚好能抵扣医药费。这段经历深刻印证了我“目标导向”和“坚韧执行”的性格特质。

 



PART.4

工作时期

 

会展初涉:从校园实践到行业深耕

临近毕业,基于对自身和竞争环境的清醒认识,我提出了“给自己找一个位置”的想法,核心是运用“横向+纵向坐标定位法”。横向是行业属性,纵向是专业或岗位属性,两者的交集就是个人优势所在。

毕业后,我进入了会展行业。最初,是校园里的模拟展销会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真正踏入后,才发现其中的门道与挑战。我在行业里一步步摸索、成长,在接手温州国际眼镜展后,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我秉持着“1厘米宽度,一公里深度”的理念,深耕这个细分领域,努力将其打造成中国重要的眼镜进出口贸易平台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践行着“补链强链”理念,巩固温州本土优势环节,积极引入全国乃至全球其他优势环节,努力打造国内完整的眼镜产业链展示平台。

行业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布局国际市场

随着时代发展,我推动展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运营,实现“365天永不落幕”的服务延伸,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在稳固温州“引进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我也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在泰国曼谷等地拓展业务,为中国品牌出海搭建桥梁。这与温州主展形成有力互补,极大地巩固和提升了平台的整体影响力与国际化程度。

科研与行业贡献:助力行业发展

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我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在人才培养方面,我积极参与高校会展专业建设,我认为课程设置要对接行业需求,强调“横向+纵向”坐标定位法,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还建议建立学生成长记录体系,形成可追踪、可调整的职业发展路径。我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会展职业教育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实践型人才。因为我深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

管理与团队:凝聚力量,共促发展展

在管理公司时,我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实践经验、个性特长等。我常对团队成员说,不必苛求自己事事精通,遇到不会的事情,要找更专业、更愿意学习并承担的人合作。我们不只要做擅长的事,也要勇于挑战不擅长的领域,因为好坏会随社会变化轮转,只要坚定做一件事,总会有所收获。我们公司内部也建立了“经验教训共享文档”机制,持续记录和沉淀工作得失。

PART.5

学长寄语

对学弟学妹们,我想说,明确目标至关重要,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大学里做好规划。你们现在的选择余地比我们那时候大得多,要好好把握。

学习上,不要满足于课本知识,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像社团工作、各类展会项目等,都能让你们提前接触行业,积累经验。同时,也不要停下提升自己的脚步,学历提升也好,技能学习也罢,持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职业选择上,要运用“横向+纵向”的坐标定位法,结合专业属性和行业属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术业有专攻,只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你们现在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要好好珍惜,不断优化自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